你们要开始准备了。 中央与地方的资源争夺战并不在遥远的将来,而是正在进行中。 所谓“远洋捕捞”,本质上就是跳过了“中间商”的转移支付。“远洋捕捞”持续增加,本身就意味着中央权威的削弱。 中央刺激经济的措施既“难产”也软弱无力不如预期,同样体现了中央与地方对存量资源的争夺正趋于白热化。 随着经济下行,地方收入持续减少,想保持收支平衡,地方显然只能削减开支。 但中央一直要求地方做的工作并不因此而减少,所以,在中央的压力下,地方只能把“屠刀”挥向自己,挥向那些在多年本地官场博弈中早已定型的开支项目。 这意味着什么? 意味着地方官僚既有的行为模式被迫改变,地方利益既有的分配格局在此冲击下被迫要打散重组,在整个潜规则体系中“最软的柿子”大概率要被迫出局。 结果是什么? 是事实上的“末位淘汰制”。 如果地方官员不“抱团取暖”,不团结起来对抗中央,地方官员就会因压力持续增大,一次又一次被迫打散重组既定的分配格局,一次又一次挤走“最软的柿子”,人们会在这样的局面下陷入持续焦虑。 为了避免成为“最软的柿子”,地方官员之间的内斗会趋于激烈,走向疯狂。 因此,不走寻常路的官员会被迫增加,在绝望中选择“网络实名举报”的体制内人员会越来越多——我们知道这已经是现实。 选择“网络实名举报”的体制内人员不断增加,是地方在与中央的对抗中发生组织溃败的表现。 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会在与中央的对抗中轻易落败。 有的地方是能团结起来对抗中央的,例如能齐心协力搞“远洋捕捞”的地方。 中共官场一直是个信息黑洞,但运用常识、逻辑和已知的信息,我们并不是不能推测黑洞内部的状况。 以中共的国家治理能力,以中共那套帝国叙事对官员思想的控制力和为负值的道德感召力,我们完全可以确认,在经济下行,资源减少,压力增加的情况下,各级官僚从“较温和的犯罪团伙”转型为“较激进的犯罪团伙”是必然的趋势。 中共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犯罪团伙,中共官员从踏入官场的第一天开始,就在学习如何违法如何犯罪,学习如何为了自己的利益、同伙的利益损害民众利益和所谓的“国家利益”。他们都知道,面对党时,法律做不了“挡箭牌”。他们在中共这套体系里长期接受的,是伤害链逻辑的浸泡。 所以,中共官员真正的信仰是什么? 不是马克思主义,不是孔孟之道,是伤害链逻辑,是“人不为己天诛地灭”,是“枪杆子里出政权”,是“谁够狠谁就能活下去”,是对丛林法则的尊崇。 抱持着这样信仰的地方官员,怎么可能在自身利益受到威胁时遵纪守法? 他们只会审时度势,在官场同僚们显得比较“软”时,优先选择对付同僚,在同僚和领导比较“厉害”而中央显然“天高皇帝远”时选择糊弄中央。 而中央,这一届的中央,偏偏又明显不具备震慑住所有地方官员的能力。 所以,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是很明显的。 中共曾花很大的力气阉割掉社会的自组织能力,但它不可能不允许政府组织自身存在。而地方政府组织在中共中央当前的治理模式下,在内外压力的锻造下,正在完成从散兵游勇到“反革命团伙”的蜕变。 “远洋捕捞”是个催化剂。 它既把中央权威的弱化摆上了“枱面”,也使得捕捞一方与被捕捞一方的利益冲突趋于明显。它既在促成捕捞一方政府内部的资源整合和利益绑定,也在倒逼被捕捞一方团结起来,形成维护本地“鱼池”的地方保护主义。 但不论是攻方还是守方,当他们不得不跳过中央的干预,放弃对转移支付的被动等待,主动出手争夺中共国“大鱼池”里的存量资源时,他们都是在强化自身,强化自身小团体的组织度,强化小团体“领导”的个人权威,强化团伙成员彼此的利益绑定,最终,令曾并肩作战“一起捞过鱼”的战友们结下在未来乱世中继续互相守护的战斗情谊。 中央是靠不住的。 各地方正在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。 中央也是不足畏的,在与其他地方“抢鱼”的过程中,各地方同样在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这一点。 中国人喜欢说一句话,“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,只有永远的利益”。 中国人认为,只有相信这句话的人才算得上“人间清醒”。 但如果你把这句话变造一下,变造为“没有永远的忠臣,也没有永远的外敌(美帝),只有永远的利益”,你就会发现,在这句话面前,在长期对官员的洗脑,对国民的反道德教育面前,中共中央的权威和它的民族主义宣传都不堪一击。 在利益冲突面前,中共培养出的地方官员当然会试图维护自己的利益,而不是中央的利益、国家的利益。 而他们能找到的维护自己利益的方式是什么? 在中央靠不住,既不给出足够的经济支持也不给足够的政策支持,不肯“大放水”时,他们只有抱团取暖,只能把力气放在经营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,致力于增强自己在本地的权威,震慑住本地竞争者,避免在“末位淘汰”中落败。 地方,只能自强。他们也正在自强。 虽然他们并不是在为民众的福祉这样做,但当他们踏上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个组织严密的地方利益集团的道路,利益自会驱动他们走向这条道路的尽头,就是与中央对抗。 https://bird.makeup/@friedrich4th/1853452417838305330
See Tweet